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成果 > 正文

艺术家合作设计奇幻之旅 环球要闻

来源:iWeekly 时间:2023-06-02 15:23:59

比起作为书作者的艺术家,书籍设计师更是躬亲立行、探究纸质书极致的创作者。设计师理解艺术家思考及其作品是从模糊逐渐清晰的漫长历程,他们面对对美更敏锐的艺术家,最大挑战在“平衡需求”与“抽丝剥茧”。

由艺术家与设计师合力完成的实体纸质书,其“物性”为我们建构了想象的异境,我们感受形式感,沉浸于符号背后的意义,脱离了时间流, 可以在这些纸质书阅读中沉浸片刻,逃脱数字时代的焦虑。


(资料图)

当代艺术家陈丹青、丁乙、冷冰川,建筑师柳亦春(大舍建筑)以及文学纪录片导演陈传兴,他们跨时极长的作品集、文字书、精神自传书籍是如何诞生的?为此我们采访了这些为艺术家书做设计的书籍设计师。

书籍设计师眼中

书的诞生

《岸萤》是文学纪录片《他们在岛屿写作》第一辑总监制、《如雾起时─郑愁予》《化城再来人─周梦蝶》《掬水月在手─叶嘉莹》三部文学纪录片导演、著名学者陈传兴的自传书。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留学法国的文化先行者,陈传兴同时身兼摄影家、作家身份,亲历了巴黎最后的黄金时代。陈传兴的复杂性在于他跨领域对影像、哲学与精神分析都深入研究,穿梭自如。

《岸萤》的设计师孙晓曦,在与陈传兴对话中听到他对于自己作品的解读,从而获得这部作品的设计灵感与思路。“现在眼前看到的《岸萤》是我自我推翻过一轮的。逢陈传兴老师摄影个展《萤与日》在上海龙美术馆开幕,他全程为我和编辑团队导览,令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他的作品,因此决定从新角度重新设计。”

《岸萤》的设计始于暗房、显影和光,在黑与白、光与影之间穿梭,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光的理解与呈现。印刷大胆采用黑色纸张,银色的油墨若隐若现。在图片处理上有两条编辑线索,即小的预览负片和大的黑白正片。

阅读过程中,每一个负片和正片对应,还原了底片放大成照片的过程。黑色与白色纸张的切换形成了两个空间,像一缕微弱的感光引领读者进入本书。书的扉页写有 “譬如萤与日,于光微似有”,这是陈传兴老师作品的极佳写照,也是这本书在设计上的核心所在。

陈丹青老师这套《再见吧,速写》收纳40余年速写手稿,首次集结出版,而且大部分此前从未公开。 “速写”不仅是陈丹青的基本功,也是一种对社会的侧写和纪实,它既反映一个人、也反映一个社会或时代的缩影。

画册书共六册,装帧方式、纸张质感各不相同,展现不同的年代、现场感和真实感。六册被放进朴素的灰蓝色盒子中,宛如儿时在家中角落放置的“宝盒”。“宝盒”当中珍藏无数珍贵记忆,不仅是陈丹青个人记忆,也是时代巨变的烙印,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记忆紧紧相连。

“ 这时代的纸质书,不论是艺术书或其他类型,都要回到这媒介本质,思考和互联网带来体验的根本不同,‘要如何给一堆纸赋予意义’。 看书也许是影响我们对设计理解较多的一种方式,我曾和陈丹青老师说过他的《退步集》影响我们很多。佛洛依德《梦的解析》、罗兰·巴特的《明室》、费孝通《乡土中国》...... 这些书似乎挺没有用处的,但是我们喜欢这种无用感。 ”

几年前赵清和大舍建筑柳亦春老师参加了名为“书筑”的中日韩建筑师和书籍设计师交流活动,共同完成 《离 合》一书, 探讨了 “场的固有性” ,通过这次合作,更深一步加强对大舍的认知: “观察的敏感”“认知的精确”“织补匠的巧妙”“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,对抗这个傲慢和环境破坏的时代”。

此后,赵清设计了 《大舍2001-2020》,关于大舍建筑20年回顾作品集。

从外表看,《大舍2001-2020》是简单至极的素色书籍,封面压凹印黑印白处理,内页增加了银色和白色油墨的运用。类似清水混凝土纸张和怀旧北平灰、奈良好印几种软硬、厚薄、粗细、光糙等纸材的选择则不动声色的表达着建筑主题内容。

“二次设计大舍的建筑书,始终把握着内敛含蓄平实的基调:把所有彩页画面以暗藏拉页方式暗藏其中。在黑白图片印制中垫入一层白墨,使图片与原纸色有微妙的差异感,柳亦春老师看出后惊呼妙极,表示满意。”

《冷冰川墨刻》收录了冷冰川的256幅墨刻作品。很多人以为冷冰川做墨刻灵感来源于中国“碑刻”,在他早期作品中可看到江南房子、门神,其实他受古希腊的瓶画和比亚兹莱影响比较大,特别是从他中后期作品可看到。《冷冰川墨刻》即见证了艺术家最初演变至成熟,可以看出艺术家各个阶段受到的影响。

全书最特别的是封面模切的那一刀,设计过程中最有趣的和最痛苦的也是这一刀。 “这本书的封面是留到了最后,我们决定不如把他的创作方式讲清楚。当时冷冰川就说了一句‘我来画’,结果就是来了这么一刀。当时已经是深夜了,那一刀就像是把构思点燃了,二维变成了三维。”《冷冰川墨刻》每一页是冷冰川名字的一个字,并且也都有一刀,位置和弧度各不相同。

“我这一代人小时读书为了考试比较功利。我越来越渴望更个人化的阅读,所以什么类别的书都看一点。如古籍出版社《随园食单》、冈仓天心《茶书》读起来让人感到很清澈,让人自愧本源的东西都没有好好学,反而去追求那些过于形式的东西。设计师也要跳出眼前,关注“道”层面,审视自己对人、对社会、对自然、对宇宙考虑的够不够。”

《十方:丁乙在西藏》在2022年3-7月完成,记录着丁乙老师6-8月在西藏的个展。几乎全程在上海、拉萨的疫情特殊时期,每个步骤都在巨大的不确定下进行。

本书的设计围绕展览主题“十方”、艺术家丁乙的视觉符号“+”与“×”, 与此次作品蕴含的“坛城”世界观以及作为展厅的藏地古建筑展开。全书是一个严格的正方形,全书中央是一个开本4倍大的“十字”折页形式,是此次展览的核心作品。

封面将作品“十示2022-10(坛城)”与展厅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平面图重叠,形成一个五层同心方形镂空的拉页结构,同心方形镂空、层层向内汇聚的结构,模切后需要精准套位。封面为全书使用了广色域印刷,丁乙老师此次创作注入了大量藏地的地域性色彩,尤其红绿、蓝橙的色彩碰撞在此次印刷中得以高度还原。

“最触动我的是丁乙老师坚定的信念,他的创作始终保持一种 “战斗”着的状态。做这本书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神迹瞬间!本书记录了丁乙老师创作的新起点,也让每位参与其中者获得了某种力量。这是给丁乙老师做的第三本书了,现正在筹备第五本。他的作品在其自身的体系里不断地推演和突破,所呈现出来的能量和张力一直很触动我。”

“书艺艺术

Book Art Art Book”

与艺术家合作的 设计奇幻旅程

《Modern Weekly Reading Life 周末画报书评》 聚焦“数字媒体时代下的生活”,试图以书籍为媒介,给大家提供一份当代生活指南。

我们将打破杂志的单一媒介, 同时展开多场和书籍相关的讲座、沙龙活动 ,从读者、艺术家、设计师等角度诠释书籍和阅读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。

届时,《异境:三十九城》作者闻人悦阅将和 《周末画报》出版人&《生活》创意总监令狐磊在 誌屋进行对谈;闻人悦阅也会 携带新书 在现场进行新书签售。

主题为 “书艺艺术 Book Art Art Book”的线下展览 也将在ZIWU开启,大家可以直接和书籍设计师以及他们的艺术手作书作品零距离接触。

向右滑动查看更多

“媒介自身变得最为透明的时候,就是它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时候。” 《唯有书籍: 读书、藏书及与书有关的一切》作者汤姆·摩尔(TonMole)如此说。

也许缓解数字焦虑方法正是暂时脱离各种数字,在纸质书阅读中沉浸片刻。

内容源于 《Modern Weekly Reading Life 周末画报书评》 编辑 — Fran 设计 — Lan 图片 — 由受访者提供

标签:

最新新闻:

新闻放送
Top